钢价是否上演”过山车”,供给是关键!
出乎预料的钢市,一个多月前,原本对钢价抱以看涨预期的人们,被此后连续走出的价格曲线所震惊,对于本轮钢价的震荡反复,在诸多业内专家眼里,无外乎受高库存、弱需求、限产效果不明显以及国内外形势相对偏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。很多人认为主要是库存量大、钢产量大以及需求启动慢等因素超出了预期。
目前行业对钢价是否再次下跌有三方面顾虑,库存水平已创新高,尚需时日消化,资源补进也会源源不断,一旦消化滞后,市场心理负重增加,钢价继续快速下跌不是没有可能;随着南方雨季的登场,需求可能被打乱;今年国家将去杠杆、防范金融风险放在首位,货币政策有适度收紧趋势,流动性制约对钢价上涨并非利好。
对于非采暖季限产基本打消了市场对供应大增的顾虑。供应增加低于预期,需求也会逐步恢复正常,最直观的市场现象就是库存的快速下降。
保因素凸显,供应快速回升有缓解,然粗钢产量环比增长!
环保因素也在日渐凸显。从国家政策层面看,京津冀地区非采暖季限产将成常态。唐山、邯郸等城日前率先出台非采暖季限产方案,就连京津冀以外的安徽马鞍山市也在搞限产30%或错峰生产。这使得部分钢厂原本计划春节后开足马力复产的欲望再次被冲淡,意味着市场对供给快速回升的担心有所缓解。
但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。从近期公开的粗钢产量数据来看, 3月中旬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178.72万吨,旬环比增加5.52万吨或增长3.19%。3月中旬末,重点钢企钢材库存量1479.2万吨,较上一旬末增加11万吨或增长0.75%。环保限产对钢产量影响远低于预期。目前多地限产政策是“雷声大、雨点小”,对供给影响较小。去年投产产能的进一步释放,也增加了供给压力。根据国家安排,今年生态环境部将对“2+26”城钢铁、火电、造纸、水泥等15个行业开展达标排放执法检查,对无证排污、超标排污、自行监测数据造假和信息公开不落实的违法企业将进行严厉打击。
4月份随着气温转暖后室外施工逐步增多,需求季节性转好。目前供需处于高供给、高库存、大需求状态,市场主导力量从供给方转移至需求方,宏观偏弱格局下,大宗商品均受其左右。在宏观偏弱,供给增加压力下,需求托底,钢价或震荡反复。目前中美贸易战及前景的不确定性,拖累全球经济复苏步伐,“贸易战”的舆论渲染已加剧金融市场动荡,避险情绪升温,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扩大,已经成为钢材市场最大的、占上风的风险因素。